最近,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起银行账户的那些“隐形”收费项目,尤其是像华美银行East West Bank这类在美国华人圈中使用率较高的金融机构。有人晒出账单,发现每月莫名其妙被扣了几美元的服务费;也有人抱怨刚开的账户没多久就被收取了“不活跃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钱,积少成多,一年下来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么,华美银行到底有哪些常见的手续费?我们又该如何设置账户,才能既合规又省钱呢?

先说背景。华美银行作为美国少数几家总部位于加州、专注于中美跨境金融服务的银行,近年来在中国客户群体中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它不仅提供中文服务、支持双语客服,还推出了针对新移民、留学生和中小企业的专属账户产品。正因如此,很多刚赴美的家庭或投资者都会优先考虑在华美开户。
但便利的背后,也有不少人忽略了费用结构的问题。根据该行官网2025年更新的账户费用指南,其主要收费项目包括月度服务费、ATM使用费、国际电汇费、非本行ATM取款附加费等。其中最常被“踩坑”的,就是每月15美元的账户维护费除非满足特定豁免条件。
那怎么才能免掉这笔钱呢?其实方法并不复杂。最常见的豁免方式是保持账户日均余额达到一定标准。以个人支票账户为例,若每日平均余额维持在2500美元以上,月费即可免除。对于刚来美国、资金尚未完全到位的人来说,这可能有点压力。不过,华美也提供了其他替代方案:比如设置直接存款Direct Deposit,只要每月有至少一笔来自雇主或机构的自动入账,无论金额大小,通常就能自动减免月费。
这一点特别适合留学生或刚入职的新员工。很多人不知道,哪怕每月只打进几百美元的实习工资,也算符合条件。所以,建议新开户的朋友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客服或在网银中确认是否已成功绑定直接存款功能。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费用是ATM取现附加费。虽然华美自己的ATM网络覆盖主要城市如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地,但在非本行机器上取款时,除了对方机构可能收取的费用外,华美本身也可能加收每笔2.5美元左右的手续费。长期来看,频繁小额取现很不划算。
解决办法也很实际:一是尽量使用华美合作的Allpoint或MoneyPass等无手续费ATM网络这些信息可在官网上查到具体分布点;二是养成刷卡消费的习惯,减少现金依赖。毕竟现在美国大部分商户都支持借记卡或移动支付,随身带太多现金反而有风险。
至于跨境转账方面,华美银行的一大优势是支持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便捷兑换,并且电汇处理速度较快。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国际汇款仍会产生手续费,普通电汇大约在25至35美元之间,加急则更高。如果你经常需要从国内接收生活费或投资款,可以考虑让汇款方承担费用即“OUR”模式,避免到账金额被中间行多次扣除。
合理设置账户权限也能有效规避不必要的支出。例如,为家人添加授权签字人Authorized User时,务必明确告知可用范围,防止误操作产生透支或超额取现。同时,开启账户变动短信提醒服务,虽然部分套餐会象征性收费,但比起事后追查资金流向,这点小投入非常值得。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初,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加强了对银行“模糊收费”的监管力度,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必须以更清晰的方式披露费用条款。这也促使华美银行在其手机App和纸质账单中优化了费用说明页面,新增了“常见问题+视频讲解”模块,帮助用户更好理解各项规则。
华美银行的服务设计其实挺贴心,关键在于用户是否了解并善用现有政策。与其被动接受扣费,不如主动规划账户使用方式。比如定期查看月度账单、及时更新个人信息、利用网银工具设定余额提醒等,都是简单却有效的习惯。
最后想说的是,选对银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和银行“打交道”。规则摆在那儿,谁都可以看,但真正能省下钱的人,往往是那些愿意花十分钟读完费用表、打个电话确认细节的普通人。别小看这些动作,它们带来的不只是经济上的节省,更是一种对自己财务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