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十年
  • 专业团队
  • 一站式服务
  • 售后无忧

139 2467 6642

服务热线,助您解疑。

在香港,你听说过年审罚款吗?这些事你得知道

启瑞云启瑞云2025-10-17

在香港生活,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当上班族,几乎每个人都和“年审”这两个字脱不了关系。尤其是开公司的人,每年到了固定时间,总得忙一阵子填表格、交文件、缴费用,生怕一不小心错过了期限,结果被罚钱。这所谓的“年审罚款”,听起来好像只是个小麻烦,但真要摊上,轻则几百块,重则几千甚至上万港元,还不算额外的时间成本和精神压力。

最近就有新闻提到,香港公司注册处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有超过1.5万家本地公司因未按时提交年度申报表而被处以罚款。这个数字虽然比前几年略有下降,但仍反映出不少企业主对年审流程不够重视,或者干脆是“忘了”。有人觉得:“反正公司没运作,不赚钱,干嘛还要交钱?”这种想法其实挺普遍,但恰恰是导致被罚的主因之一。

所谓“年审”,全称是“周年申报”Annual Return,是根据公司条例规定,每间在香港注册的有限公司都必须在成立周年日后42天内向公司注册处提交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公司董事、股东、注册办事处地址等信息的更新情况。哪怕公司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实际运营,也必须按时申报,否则就会被视为违规。

很多人误以为“没营业就不用管”,这是个误区。实际上,只要公司还没正式注销,法律上它依然是“活跃实体”,就得履行相应的义务。一旦逾期,罚款立刻生效。根据现行规定,逾期不超过42天,罚款为870港元;如果拖到超过42天但仍在半年内,罚款直接跳到3,480港元。要是再拖下去,金额更高,还可能影响董事的信誉记录。

除了公司年审,另一项常被忽略的是商业登记证Business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的续期。这项手续通常和年审一起处理,但两者性质不同。商业登记证每年都要更新一次,费用目前是2,000港元左右有效期一年。如果忘记续期,不仅会被罚款,税务局还有权按日计罚,最高可达1万港元及监禁12个月虽然实际执行中极少有人因此坐牢,但罚款和滞纳金累积起来也够呛。

去年底,就有位小商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他经营一家小型设计工作室,公司成立三年来一直靠自由项目维持,收入不稳定。去年因为忙着赶项目,完全忘了年审截止日,直到收到公司注册处的罚款通知才反应过来。原本只需付几百块服务费加费用,结果因为拖延了两个月,光罚款就交了三千多。他说:“那笔钱够我请团队吃顿好的了,结果全送给当‘健忘税’。”

这类故事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自由职业者、初创团队或一人公司中,老板身兼数职,财务、行政、业务一把抓,很容易顾此失彼。有些人依赖会计公司代办,但若沟通不畅或服务中断,也可能出现漏办的情况。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来香港也在推动电子化服务,方便企业主在线完成年审。比如通过“电子查册中心”或“公司注册处网上服务”,可以实时查看申报状态、下载表格、在线缴费。同时,注册处也会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发出提醒通知但前提是你的联络资料是最新且准确的。不少人之所以被罚,是因为换了地址或邮箱没更新,根本收不到提醒。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内地创业者选择在香港设立公司,跨境管理带来的时差、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增加了逾期风险。有些老板人在内地,对香港的法规节奏不熟悉,等到发现时已经过了好几个月。这时候即使补交,也躲不过罚款。

那怎么才能避免踩坑?其实方法并不复杂。最简单的就是养成习惯:把公司成立日标记在手机日历上,提前一个月设置提醒。也可以委托可靠的秘书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代为处理,虽然要付几百到一千多不等的服务费,但比起动辄几千的罚款,这笔支出其实很划算。

更重要的是,别拿“公司没赚钱”当借口。法律面前,盈利与否不是豁免理由。与其事后懊悔,不如把年审当成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顺便核对公司资料有没有变更,股东结构是否需要调整,也算是对企业状况的一次梳理。

说到底,年审不是什么复杂的程序,但它考验的是一个人对规则的尊重和对细节的把控。在香港这样一个讲求法治和效率的社会里,守时守规不仅是避免罚款的关键,更是建立专业形象的基础。毕竟,谁愿意跟一个连基本合规都做不好的公司合作呢?

所以,如果你在香港有公司,不管大小,不妨现在就查一下日历离你的周年日还有多久?该准备的材料齐了吗?别让一时疏忽,换来不必要的麻烦。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陈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139 2467 6642(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留言
电话

139 2467 6642(微信同号)

深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