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越来越多内地企业主和创业者选择在香港注册公司,跨境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不少厦门的朋友也开始关注如何高效、合规地完成香港公司的核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计。尤其是2025年以来,香港税务局对报税合规性的审查趋严,不少企业因忽视核数流程而收到“评税通知书”或面临罚款。那么,在厦门的企业主们该如何顺利完成香港公司的核数呢?本文就来详细说说整个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核数”。简单来说,核数就是由香港持牌会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确认其真实性和合规性。这是每年做账报税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有实际经营、银行流水或收入的香港公司而言,核数报告是向税务局提交利得税报税表时必须附带的文件。

很多厦门朋友可能会觉得:“我在厦门办公,公司注册在香港,是不是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不然。近年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税务信息交换机制逐步完善,CRS共同申报准则也已全面实施。这意味着,如果你的香港公司在银行有账户,且账户资金流动频繁,相关信息很可能已经通过系统自动传递到税务部门。一旦被抽查发现没有合规核数和报税,后果可不小。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准备完整的财务资料
无论你的公司有没有实际经营,只要开了银行账户或发生过交易,都需要做账和核数。在厦门的你,虽然身处内地,但可以通过线上方式整理以下资料:
- 香港公司注册证书、商业登记证等基本文件;
- 全年银行对账单从公司账户下载电子版即可;
- 所有业务合同、发票、收付款凭证;
- 如果有员工薪金、租金、差旅等支出,相关票据也要保留;
- 若涉及内地采购或销售,需明确交易性质,避免被认定为在内地有常设机构。
这些资料最好按时间顺序整理好,交给专业的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处理。现在很多事务所提供远程服务,厦门的企业主完全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沟通,无需亲自赴港。
第二步:选择靠谱的会计师事务所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市面上有不少打着“低价包办”旗号的中介,但往往用非执业会计师甚至实习生操作,最终出具的报告不符合香港公司条例要求,一旦被税务局质疑,企业主自己要担责。
建议选择持有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执照的事务所,可以通过官网查询资质。比如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厦门企业因委托无资质机构做假账,导致公司董事被列入“不合规名单”,影响后续开户和融资。别贪便宜,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
第三步:配合完成审计程序
会计师接到资料后,会进行初步分析,可能还会发一份“审计问卷”给你填写,比如公司主营业务、客户供应商情况、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你只需如实回答即可。
如果公司有大额交易或复杂架构比如通过BVI公司持股,会计师可能会要求提供更多背景说明。这时候沟通就特别重要不要怕麻烦,及时回应,能大大缩短核数周期。
一般情况下,从交齐资料到拿到审计报告,大约需要2到4周。如果是新成立公司且无业务,可以申请“不活跃公司”状态,简化流程,但仍需提交经审计的“不活跃账目”。
第四步:按时提交报税表
核数完成后,会计师会出具审计报告和税表即IR Form BIR51,你需要在收到税务局发出的“利得税报税表”后的一个月内提交。逾期不仅会被罚款,还可能影响公司信誉。
这里提醒一点:香港实行“评税年度”制度,通常是每年4月开始。如果你的公司财政年度是12月31日结束,那大概在次年5月左右会收到报税表。建议提前和会计师确认时间节点,避免错过。
还有一些常见误区需要避开:
- “零申报”不等于“不用核数”:只有真正没有银行流水、无任何交易的公司才能做零申报。只要有资金进出,哪怕只是股东注资或还借款,也必须做账审计。
- “离岸豁免”不能随便申请:有些公司声称自己做的是“离岸业务”,申请利得税豁免。但这需要提供充分证据,比如客户和供应商都在境外、合同在境外签署、利润不在香港产生等。贸然申请反而容易引来税务局调查。
- 内地发票不能直接用于香港账目:香港认可的是符合当地会计准则的凭证。内地的增值税发票可以作为辅助材料,但需转换成英文或繁体字版本,并注明用途。
最后想说的是,合规不是负担,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透明化的大趋势下,把账目理清楚,不仅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生意的负责。
不少厦门企业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据本地商务服务机构反馈,2025年上半年咨询香港公司核数的客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很多人不再抱着“侥幸心理”,而是主动寻求专业支持。这其实是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企业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懂得用规则保护自己。
所以,如果你也在经营一家香港公司,别再拖延了。趁早整理资料,找个靠谱的会计师,把核数这事稳稳当当办妥。毕竟,省心、省事、更省风险,才是做生意最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