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十年
  • 专业团队
  • 一站式服务
  • 售后无忧

139 2467 6642

服务热线,助您解疑。

香港有没有营业税?一文看懂商品和服务税那些事

启瑞云启瑞云2025-10-18

最近,关于香港税务制度的讨论又多了起来。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问:“去香港购物那么便宜,是不是因为那边没有增值税?”也有人好奇:“内地有营业税、增值税,那香港收不收类似的税?”其实,这些问题背后牵扯到的是一个更深层的话题香港的税收体系到底长什么样?尤其是大家常听到的“营业税”和“物品及服务税”,在香港究竟是否存在?

先说总结:香港目前既没有营业税,也没有类似内地的增值税或物品及服务税即所谓的“消费税”。这正是香港被称为“低税天堂”的原因之一。

我们不妨从头说起。内地的增值税VAT是一种广泛征收的间接税,几乎覆盖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流转环节。你买一杯奶茶、订一间酒店、甚至网购一本书,价格里都包含了税。而这种税制,在香港并不存在。

香港实行的是以直接税为主的简单税制,主要税种包括利得税相当于企业所得税、薪俸税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这些税都是“看得见、算得清”的,而且税率相对较低。比如,企业利得税标准税率是16.5%,个人薪俸税最高也只有15%,且设有免税额和扣除项目,实际负担并不重。

那为什么香港能长期维持这种“无增值税”的模式?关键在于它的财政结构和经济定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全球资本和人才是首要任务。如果像其他地区一样设立复杂的流转税,反而会削弱其竞争力。港府宁愿依赖土地出让、印花税、税等非经常性收入,也不轻易开征广义消费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香港完全不碰“消费类税收”。实际上,对部分特定商品,香港是有征税的。比如烟酒、燃油和化妆品,就属于“应课税品”,需要缴纳从价税或定额税。以香烟为例,一包进口烟可能要交超过70%的税,这部分钱最终由消费者承担。但这属于选择性征税,范围小、目标明确,跟内地普遍征收的增值税性质完全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公共开支上升和财政压力加大,社会上偶尔会出现“是否该引入物品及服务税GST”的讨论。2025年就有智库报告指出,若香港未来面临长期赤字,可考虑研究引入低税率的消费税作为补充财源。但这类提议每次出现,都会引发激烈争议。反对者认为,一旦开了这个口子,税率很可能逐年上调,最终变成全民负担;支持者则强调,只要设计合理、起征点高,可以做到不影响基层市民生活。

事实上,新加坡的GST制度常被拿来作对比。新加坡目前GST税率为9%,但通过定期发放消费税补助券等方式,帮助低收入家庭抵消影响。这种“收税+返还”的机制,或许为香港提供了一种参考路径。但归根结底,是否引入此类税种,涉及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财政哲学,远不止技术层面那么简单。

再说回“营业税”这个概念。很多人把内地过去的“营业税”和现在的“增值税”混为一谈。其实,中国在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之后,传统的营业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企业缴纳的主要是增值税,按行业不同税率在6%-13%之间。而香港从未有过类似的税种。本地企业在赚取利润后只需缴纳利得税,交易过程中的流转环节并不额外征税,这也是为何许多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简单税制也有它的挑战。比如,税收来源过于集中于土地和金融相关收入,导致财政收入波动较大。2025年至2025年期间,受楼市调整影响,卖地收入大幅下滑,一度引发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这时候,多元化税基的呼声自然就会升高。

但从目前官方态度来看,短期内引入广义消费税的可能性极低。香港特区多次强调,会坚持量入为出、审慎理财的原则,同时维护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势。换句话说,只要还能撑得住,就不会轻易动老百姓钱包里的钱。

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了解香港的营业税和物品及服务税吗?答案或许是它们根本不存在。但正是这种“不征税”的制度安排,塑造了香港独特的商业环境和消费体验。下次你在铜锣湾扫货,发现同一款护肤品比内地便宜两成,除了汇率因素,背后的税制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说到底,税收从来不只是数字游戏,它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定位与选择。香港选择了轻税简政,换来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自由流动。这条路能不能一直走下去,要看未来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共识。但在当下,这份“免税红利”,依然是许多人眼中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陈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139 2467 6642(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留言
电话

139 2467 6642(微信同号)

深色
顶部